欢迎访问 反腐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各地动态

【清风时评】“百年”中孕育 “千年”中积淀

时间:2021-06-10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纪检监察网站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为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深刻把握“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科学认识“千年中国”的历史跨越提供了宏大视角。

  “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

  从百年屈辱走向民族复兴,中国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空。准确把握这一历史阶段的连贯性、逻辑性,明大势看大局,需要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观照深远的时空意蕴。

  这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书写了救国、兴国、强国的伟大篇章:28年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中国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前30年”硬是把破败不堪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后30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了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现代化的新路。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两个一百年”顶层设计,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自信”,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等,这一百年为下一个百年提供了宝贵经验、打开了发展空间。

  历史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重视把握其中的阶段性与连续性。未来30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阶段,是世界经济政治新旧动能、新旧秩序转换重塑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的时空交汇点上,审视当下、眺望未来、凝心聚力可谓正当其时。

  总之,“前半程”勇立潮头、顺应潮流、接力探索、接续奋斗,绘就了令世人惊叹的画卷;“后半程”同样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百折不挠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要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初心和使命如何在历史中孕育、在历史中积淀、在历史中升华,更好地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伟大事业

  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是一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

  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那时起,中国近代以来的颓势和被动局面,一步步得以扭转和改变。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曲折之时,中国不仅没有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倒下,反而挺直了腰杆、经受了考验,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双重奇迹,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百年大党之大,不仅仅是因为拥有9000多万党员,领导14亿多人民,还在于具有远大理想。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奋斗鲜明地写在旗帜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的根本所在。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来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不断成熟、实践不断丰富,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这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有力打破了所谓的“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也有力地回击了种种“怀疑论”“渺茫论”“威胁论”。

  “千年中国”再启华章,百年伟业与全球共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当代中国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作为当代世界的主要进步力量,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同各国一道为解决全人类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要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5000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要倡导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总之,从“穷则独善其身”到“达则兼济天下”,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从被动挨打到主动作为,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我们不仅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超越,改写了“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也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进程中诠释了发展中大国的独特贡献。

  中华民族5000年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用“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话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深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主心骨”,是战胜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

  这一百年,不仅深化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使中华文明焕发蓬勃生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就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而言,有必要讲清楚中华民族何以生生不息,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言,有必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新时代,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简简单单、轻轻松松地“回到过去”,而是基于时代特征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总之,只要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时空观,我们就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胡静波)


原文链接:http://www.shjjjc.gov.cn/2015jjw/n2370/u1ai86807.html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政府网络举报投诉平台--全国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反腐调研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ffdy.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电话: 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 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