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网友之声

不断激发村级党组织主观能动性 打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关键环节

时间:2022-07-14 作者:佚名 来源:红星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既关乎党的长期执政,又关乎国家长治久安。村级党组织作为执政之基,需要有引领群众干事创业、走向富裕的清醒认识和能力本领。

  要激活“脑子”,树立正确发展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山区小县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相对落后、人口十分稀少,乡村干部的思想还比较保守,思维还不够活跃,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打开壮大集体经济的局面,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支村“两委”特别是村书记的思想偏差、认识错位问题。从“单一性”到“全面性”。充分认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既要把精力放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也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续推进基层治理、不断改善乡风文明、创造美丽宜居环境方面统筹兼顾、共同推进。从“个人富”到“集体富”。发挥组织功能,强化集体思维,坚持为民谋利、不与民争利基本原则,通过支村“两委”包村民小组、支部书记帮能人的方式,以点带面、举一反三,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从“被动干”到“主动干”。既要摒弃“等靠要”的错误思想,又要丢掉“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珍惜难得的政策红利机遇,抓住时间节点,利用自身优势,主动思考本村适合的致富路径,坚定不移朝前走。

  要摸清“底子”,打牢坚实发展基础。摸清“家底”是“当好家”的底线。村级换届后,部分新任村干部甚至村书记还没有完全掌握本村村情,对集体资源资产模棱两可、只知大概。要让发展产生实效,就需要认清“自己有什么”,坚持实事求是,着力解决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生搬硬套等系列问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动摇,不搞大开发,不做大工程,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充分考虑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因素,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条件类似村成功经验,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间作种植。充分经营集体资产。由集体经济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安排支村“两委”成员或致富带头人、能人专家担任负责人,实行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深度开发、盘活办公用房、废旧厂房等闲置资产,大力引进先进技术,有效改善“耕地抛荒”现象,提高土地使用率。有效运用人力资本。牢固树立“先富带后富”理念,充分发挥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科技特派员等人才作用,指导产业发展,传授农业技术。着重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要创新“路子”,拓宽长远发展空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不少行政村为追求“独立性、特色化”单打独斗、自我发展,一味照搬照抄、东施效颦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导致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要让产业做大做强,就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效突破村级集体经济“办不好、做不大、走不远”的瓶颈。开发新路径。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各乡村凭借自身资源与地缘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入工业资本、外来资本,水井、池塘、沟渠等公共基础设施作价出售、出租或入股新进企业,把资源有效盘活起来、利用起来。开创新业态。坚持需求导向,顺应产业发展规律,避免同质化竞争。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电子商务等产业与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开启新模式。探索“县+乡+村”的集体化经营模式,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坚持“三变改革”,构建“理事会+农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的运行机制,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形成资源叠加效应。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形式,既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又让村民同步能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中共炎陵县委副书记 唐峰)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2/07/08/138360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政府网络举报投诉平台--全国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反腐调研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ffdy.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电话: 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 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