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司法前沿

一个城中村的沧桑巨变

时间:2022-06-29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党建网

杨家寨村的新时代文明站。

  

杨家寨卫生服务站。
杨家寨村综合服务大厅。
杨家寨新村一角。本版图片均为杨家寨村提供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城乡面貌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变化。

  最近,青海日报记者深入乡村和城镇,采取行进式、互动式采访,全方位报道全省各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区域发展等方面的有力举措和生动实践,展现我省城乡发展的新风貌、新变化。今起陆续推出“走进城乡看发展”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三十多年过去了,已是古稀之年的杨家寨村前任党支部书记何育生,依然为当年大刀阔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决策倍感庆幸。

  西山脚下、凤凰山路旁,有一座村庄,它由41栋居民楼组成,2021年村集体资产超过3亿元,全村人均收入达2.4余万元。这里,便是西宁市城西区虎台街道办事处杨家寨村。

  为西宁市发展,这个村庄经历了两次大规模搬迁,发展起多项集体经济,从地道农村演变成“城市农村”,把准时代脉搏,与西宁同进步,励精图治,共创繁荣发展的美好家园。

  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家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牢记初心使命,确定了“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23项规章制度和17项村级党组织职责,紧紧抓住身处城中村的区位优势和市场优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聚力奋进,积极建设治理新农村,为民打造高品质生活,各方面实现了喜人的巨大变化。

  一次又一次搬迁中,不断追求自身村寨的新发展新突破

  放眼湟水河畔的西宁城区,其中杨家寨村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高原村寨。过去,该村占地面积很大,东至高槽巷,北至湟水河,西邻水校,南抵西山。何育生回忆,曾经的杨家寨村是一个地处城郊的普通村落,村民仍靠种植养殖简单地维持生计。

  1953年,杨家寨村的土地开始被国家划拨征用,到19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宁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杨家寨村土地陆续被征用,至19世纪九十年代,杨家寨村360户村民陆续搬迁至现海湖路附近的新村里。

  说起当时的杨家寨新村,何育生说:“新村的房屋是按照小康村模式修建的二层小楼,每栋建筑面积在116平方米左右,并配有一个小庭院。村里还有医疗室、幼儿园、老年活动室,我们可是西宁第一批小康示范村呢!”

  党的十八大以后,杨家寨村迎来了新的转折和发展机遇。这一年,海湖新区建设正式开启,杨家寨村所在土地再次被纳入规划之中。

  再次搬迁,杨家寨村村民毫无怨言、收拾行囊再出发。这次的新村安置小区位于汇宁路6号,在西山脚下、解放渠以南。2014年9月开工建设,小区总占地面积11.37公顷,建设楼房41栋,其中包括5栋高层。同时,配有物业综合楼、商业服务中心、幼儿园、新村大门、围墙、道路、路灯、排水、自来水、配电、通信、绿化等公共设施。

  “我们在第一次搬迁中见证了海湖路从无到有,又在第二次搬迁中见证了海湖新区的崛起。可以说我们一直助力西宁发展‘搬来搬去’,一路见证了古城西宁的快速成长和跨越式发展。”现任杨家寨村党支部书记丁军德说:“自然,在一次又一次搬迁中,抢抓机遇,不断追求我们村庄的新发展新突破!”

  杨家寨村先后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先进村党支部、全省小康示范村、小康文明村、省级民主法治村、卫生村等30多项荣誉。

  变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奋力拼搏创业唱响新农村富民曲

  早在土地征用之初,村民便有了这样的认识——未来的杨家寨,靠土地致富是走不通的路,必须发展集体经济。何育生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用集体的钱办集体企业、发展集体经济,经济收入再反哺村民。”就是这样的想法,支撑着杨家寨走过了几十载峥嵘岁月。

  杨家寨村果断决策,成立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村里的大事来抓,将村里土地征用补偿款的36%发放给村民,64%集中起来办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并将创办企业所得利润的50%用于为村民办实事。

  “投资420万元开办虎台旅社,就是希望解决村中部分劳动力就业,为失去土地的村民寻找新的生产方式。”何育生回忆说,“旅社经过两次改名,从虎台旅社变成虎台饭店再到现在的虎台宾馆,成为当时西宁首屈一指的宾馆。时至今日,依然是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1992年8月建成虎台游泳馆,1998年6月建成低温保鲜库……加上同时期的建筑公司等9家企业构成了杨家寨村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何育生笑容满面地说:“办集体经济我们走在了前列。”

  直到1999年,杨家寨正在经营的交通巷批发市场将规划建设新宁路广场,杨家寨村服从大局将市场拆迁。这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了何育生和时任村主任的丁军德脑海中:位于海湖片区的杨家寨新村尚有10余公顷土地可以利用,为何不将老市场迁往此处呢?

  经过反复论证与设计,2000年,杨家寨村大胆地将集体存款2000余万元全部投入新市场建设。这个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有1500间营业铺面、可容纳2000个经商户的以蔬菜批发为龙头的综合批发市场一经开业便生意红火、交易繁忙。

  随后,为了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全村农户再次集资,先后进行了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建设,至2013年全部建成投产之时,该批发市场占地10.47公顷(157亩)、投资达9000余万元,成为当时青海最大的蔬菜综合批发市场,一跃成为杨家寨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仅此一项杨家寨村年收益2000万元。

  2013年,为了海湖新区建设的需要,车水马龙的城西区海湖路蔬菜综合批发市场必须拆迁,对此,杨家寨村忍痛割爱。丁军德说:“批发市场是杨家寨的支柱产业,但为了西宁市的总体发展需要,我们必须服从大局。这就是善于奉献的杨家寨村人。”

  抢抓机遇再扬风帆,一个美丽的城中新农村在湟水河畔崛起

  作为杨家寨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始终坚信,村民背后有一个强有力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扎实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他们相信杨家寨的未来会更好。

  近年来,杨家寨村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党旗增辉、为百姓造福”的“四好两为”为具体目标,开展了“三乡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的40%用于集体经济发展基金,30%用于村民生活补助,20%用于村公共服务,10%用于扶危济困”的集体收益“4321”分配机制。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真正让全体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同时,配合西宁市城西区高质量完成“百乡千村”示范村项目,提升农村公共服务功能,以“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净化”为具体抓手,建成完善村庄内公共服务设施,建立综合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窗口;以党建文化长廊、廉政墙、家风墙等整体展现综合文化底蕴;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议事中心、群团工作室等……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而奋斗。

  如今的杨家寨新村小区,水电设施齐备、天然气供暖、村规民约上墙、垃圾分类落地、树绿花红地净人和,一派欣欣向荣;两栋5层的办公楼里综合服务大厅、文化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站、便民超市、村史馆、图书室等一应俱全。

  居住环境改善,村民还能享受到村里提供的各种福利:18岁至59岁的村民,按年龄段每月享受不等的生活补助;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助1500元,每年发放16个月,逢年过节还有米、面、油等慰问品……

  踔厉奋发,励精图治。丁军德说:“把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转化为我们杨家寨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在今后五年,凝心聚力,持续推进集体经济发展、打造高品质幸福生活、高质量建设乡村文明,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实际行动回应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原文链接:http://www.qhsdj.gov.cn/html/xjdzz/20220624/288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政府网络举报投诉平台--全国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反腐调研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ffdy.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电话: 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 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