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媒体关注

【沪上历代名人廉政故事】“四铁御史” 何为“四铁”?

时间:2021-03-24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纪检监察网站

  

  

  

  冯恩(1496-1576),字子仁,号南江,明华亭县人。年幼丧父,家境贫寒,由母抚育成人。嘉靖五年(1526)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奉命慰劳两广总督余姚王守仁,尊以为师。

  

  

  冯恩画像

  

  冒犯龙颜下诏狱 立而不屈是铁打

  嘉靖十一年(1532)冬,天现彗星以为凶兆,嘉靖帝下诏求直言。

  时任南京都察院监察御史冯恩以“天道远,人道迩”,臧否各部尚书、侍郎,评骘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和右都御史汪鋐三人,指出张孚敬是国家大业的彗星,方献夫是朝廷中的彗星,汪鋐是钻在皇帝心腹中的彗星,三星不除,官员不洽,民政难理,要想弭除灾祸是不可能的;又兼仿范仲淹百官图例,悉品诸大臣得失,措词甚厉,冒犯龙颜,被嘉靖帝怒下诏狱,追究主使,拷挞几死,最终判冯恩死刑。

  

  

  资料图片

  

  朝审时,汪鋐主审面东而坐,冯恩面宫门而跪。汪鋐命隶卒强冯恩面向西跪,冯恩立而不屈,以大义叱责汪鋐。冯恩押出时观者如堵,称这个御史不但嘴巴坚硬如铁,他的两膝、肝胆、骨头都是铁打的,因而称为“四铁御史”。

  请代父死为孝子 始得免死走他乡

  冯恩的儿子冯行可,年仅十三岁,赴宫门泣诉。冯恩母吴氏,击登闻鼓鸣冤,但都不被受理。嘉靖十二年(1533),冯行可上书请求代父就死,不准。于是,冯行可用刀刺臂以血书疏,自缚于宫门前再请代父死。

  

  

  资料图片

  

  嘉靖帝见其子年幼胆大,知书达理,深受感动,于是传旨免去冯恩的死罪。冯恩始得免死,远戍雷州(今广东雷州半岛)。嘉靖帝亲赐御牌,赞誉其“四铁高风”。

  六年后遇赦,冯恩只带了两箱青砖返回家乡。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即位,征求先朝能直言上谏的官员,授冯恩为大理寺寺丞,冯恩已七十余岁。冯行可也被旌为孝子。

  “四铁高风”载史册 代有遗迹物流芳

  莘庄镇原横塘(现淀浦河)与北横沥交汇南张天主堂附近,当年称作“冯家旗杆”。这里曾有一座冯家祠堂,堂前曾竖有独脚旗杆,高挂着一面“四铁高风”的龙旗,厅堂内供有嘉靖帝所赐的御牌。官府以“冯家旗杆”作为地名载入松江府图籍。

  

  

  冯恩事迹相关资料在闵行廉政文化馆展出

  

  嘉庆年间,冯恩八世孙冯以昌任苏州府学正时,在娄县三十六保莘庄盛介巷(今莘庄镇明星村南张)建造冯家祠堂,将家藏冯恩手迹刻石嵌墙。

  

  

  冯恩书刻石

  

  光绪十八年(1892)冯家祠堂毁于火灾,次年重建又置一批冯氏石刻。祠堂后又毁于1958年,“文化大革命”中刻石被抛入河中。

  

  

  冯恩书刻石

  

  1987年,文物普查时,经乡人彭鹤年提供线索,从河道中觅得五方六块石(一方裂为二石),其中三方镌冯恩手书诗文(“入南陵”、“草庐好学”等)、一方为清嘉庆时跋文(颂冯)、一方为米芾《海月禅师像赞》。刻石现存闵行区博物馆。

  祖传手卷倍珍贵 文献遗产传世人

  《廷尉公冯恩像》和清代雍正、乾隆、光绪三朝五位文士题像赞手卷,原来是马桥镇居民冯家桢先生所藏的祖传手卷。六件粘连成长卷一幅十分珍贵,为上海地区重要的廉政历史文化遗存。

  

  

  《廷尉公像》

  

  《廷尉公像》似为明代物,至少在清雍正之前已经绘就,另有清代五位文士题款,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该文物于2011年11月由冯家桢先生捐赠闵行区档案馆,2012年申报成为上海市首批档案文献遗产项目。

  冯恩著有《冯侍御刍荛录》,终年八十一岁。


原文链接:http://www.shjjjc.gov.cn/2015jjw/n2345/u1ai84541.html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政府网络举报投诉平台--全国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反腐调研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ffdy.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电话: 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 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