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监管信息化 守好集体“钱袋子”
时间:2024-12-0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村里被承包的土地每亩价格从1640元增加至1870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看到温县招贤乡单庄村集体土地租了个好价钱,该村党支部书记杨金艳高兴地说道,“在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上进行招投标,让农村集体产权流转变得更加透明、更加公平、更加规范……”
集体“三资”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温县纪委监委以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为抓手,以解决集体资产家底不清、资产不明、财产流失等问题为重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切实扛牢责任,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更加规范有序。
该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查改治”贯通,督促县农业农村局加快实施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建设,构建“一站式”惠农利农服务平台,建成农村产权交易“阳光房”,实现线上竞价代替现场竞价。同时,紧盯农村签订超长期、超低价合同等问题,监督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进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公开交易,通过平台挂牌、竞价、交易,压缩“微腐败”生存空间,挖掘资产价值,提升村民收益。今年4月以来,共交易252宗,成交额5198.78万元,平均溢价率20.4%,增加集体收入272.67万元。
为提升监督效能,该县纪委监委建立“纪委监委专责+职能部门专业”联合监督模式,由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农业农村局专职人员组成联合监督检查队伍,分层级、分时段开展监督,定期会商研判,防止各类交易出现应进未进、暗箱操作等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化监督优势,将纪委监委农村小微权力监督管理平台掌握数据与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记录进行项目、数据互比互查,对比碰撞发现涉嫌规避招投标程序、违规处置村集体财产等问题交易46宗,挖掘问题线索43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
为推动村集体“三资”管理提质增效,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该县纪委监委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完善《温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温县农村集体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等“三资”管理制度17项,建立办事机制18项,规范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登记管理和合同签订管理,从源头堵塞监管漏洞,为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吴焕娟 柴丽娜)
原文链接:https://www.hnsjw.gov.cn/sitesources/hnsjct/page_pc/gzdt/jcfc/article8e27e114a3e04ec79591d922a66f1abd.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4-02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