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戏唱到咱村头(文化中国行)
时间:2024-11-17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村里有个管得宽……早管邻居丢了碗,晚管干部烧错锅……”近日,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在江苏淮安涟水县黄营镇北集社区上演,舞台下,村民早早搬来小马扎等候。近两个小时的精彩演出,贯穿了喜感十足的苏北乡土俚语,观众的叫好声不时响起。
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退休教师刘华观看《村里有个管得宽》后说:“这演的就是我们家门口的事,主角‘管得宽’带领大家治理村居环境、人情攀比这些问题,事情‘管’起来,大家的生活跟着好起来。”
演出刚结束,演员们就抓紧时间收拾行囊奔赴下一站。“我们常年在全县各镇街、园区的126个百姓大舞台演出,年演出场次200多场。”涟水县淮剧团团长翟永军介绍,“只要是车开得进的地方,舞台就能搭起来。”
可在2010年,涟水县淮剧团还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翟永军回忆,“那时我们去乡村演出,老戏老唱,观众零零散散十几人,座位空荡荡的,大家心里也空落落的。”
一个跌入低谷的小剧团,如何翻身?
“必须勇敢求变。”翟永军说,剧团上下达成共识,停发3个月工资,东拼西凑一笔经费用于新剧创作,“淮剧源于乡村,基层剧团的主场是乡村,演员也全部来自乡村,写农村戏再合适不过。”
编剧袁连成一头扎进农村,下决心“找不到好的故事决不回县城”。袁连成跟踪采访剧中主人公原型40多天,既听她的豪言壮语,也听她的满腹牢骚,看她尽情大笑,也看她悄悄抹泪……当原创大型现代淮剧《鸡村蛋事》搬上舞台后,剧团一举拿下江苏省淮剧节17项大奖。
“我找到了检验剧本的‘铁秤砣’,那就是农民群众。农民说你戏好,你的戏一定差不到哪去。”袁连成说,乡亲们质朴、真诚的反馈让剧团很感动,“我也因此下定决心再为农民写戏。”
2020年,讲述淮安乡村脱贫故事的《村里来了花喜鹊》搬上舞台;2021年,呈现疫情防控第一线基层党员精神风貌的《哎哟我的憨哥哥》上演……从产业扶贫到乡村文化振兴,从物质富裕到精神文明建设,苏北农村的华丽转身映照在悠扬的戏韵中。
舞台上的精品越来越多,舞台下的光景也灿然一新。种田人换了房子、开起车子、哼起曲子。2022年,剧团在涟水县成集镇条河村采风时,村干部坦言:“乡村振兴不仅让农民富起来,还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培育良好的乡风、家风、民风。”
“在黄营镇旗杆村,我遇见了这样一个党员,他没有一官半职,却管亲管友管邻,在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上,我读出了‘半百党员布褂裤,他心里却装着春满田园一幅图’。”袁连成说,于是,便有了《村里有个管得宽》这出戏,和戏里让观众津津乐道的这句词。
写农民、唱农民,观众也越来越多。一次演出遇上了瓢泼大雨,观众不舍得离开,就同演员一起躲进篷车舞台下的空地。“空间有限,我们彼此挨着彼此,就这么手拉手挨过了暴雨。”那一刻,演员许晴深切感受到舞台上下的相连相牵,“我们不放弃观众,观众就不会放弃我们。”
“我们剧团走出的路,就是为农民写戏,为农民演戏。”翟永军欣喜地看到,不仅是老年群体,现在看淮剧的中年人越来越多了,不少年轻人也开始关注并喜爱这项传统文化。
当涟水县淮剧团走进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曾锦平听得入神,感到十分亲切:“剧中人说的歇后语就是我常说的方言,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一部淮剧,特别有意思。”
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戏曲加大扶持力度,江苏省委省政府陆续出台艺术基金、精品项目扶持等各项政策,剧团先后获得省市奖补资金1000多万元。淮安、涟水市县两级从体制机制、政策扶持、人才支撑、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大力推进创新。涟水整合县淮剧团和县文化活动中心资源,成立涟水县文化艺术中心,为剧团核定编制30个,支持基层文艺院团发展,让演职人员心无旁骛投入创作。涟水县淮剧团委托扬州艺校、淮安艺校定向培养淮剧学员,如今,首批委培的10名00后演员已经站上舞台。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11/14/1464563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1-24检察日报:80余万元...
- 2024-11-24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
- 2024-11-24庭审观摩提质效,评议...
- 2024-11-24学“真招”!这场培训...
- 2024-11-24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
- 2024-11-24检护民生|司法救助为...
- 2024-11-24检察日报:“邻里检察...
- 2024-11-24【媒眼看陇检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