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内参

临翔区马台乡:小竹笋“掘”起大产业

时间:2024-08-15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

  

  

  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被誉为甜竹笋之乡,拥有云南省最大的连片竹笋种植基地。目前,全乡竹笋种植面积达1.6万亩。作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马台竹笋早已走上了“三产融合、蝶变升级”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了由规模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增加的新跨越。

  一产“搭台”,竹笋林变身致富林

  “我家种了40多亩甜笋,多亏乡党委和乡政府组织联系技术专家们耐心传授甜笋种、管、养等技术,大大提高了科学管护水平,甜笋长得特别好,我家去年甜笋收入10万元,今年价格比去年更好,收入应该更多。看着这连片的竹林,打心眼里高兴,这是我的致富林啊”,望着迎风摇曳的竹林,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唐家村村民李金泓高兴地说道。

  在马台乡唐家村,竹笋是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2023年,竹笋为李金泓带来了15万元的收入。近年来,马台乡抓住“澜沧江党建示范带”建设机遇,成立甜笋产业发展联合体,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合、活动联办、产业联育、难关联破、发展联商”企地共建模式,捆绑了9家行业部门形成工作合力全面推进竹笋产业发展,确保到2025年竹笋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依托各类专家人才,累计组织开展竹苗栽植、幼林管护、成林丰产培育、病虫害防治等业务培训20余场920余人次,经培训改造和管护的竹林,丰产期亩产鲜笋达800斤至1200斤,亩产值达8000元左右。同时,经过多年摸索,马台乡突破了无性繁殖育苗瓶颈,已累计成功培育竹笋苗30余万株,培育出的竹笋新苗成活率在90%以上,发笋率高,形状漂亮、甜度高、口感好,带动群众增收30余万元。全乡竹笋资源总量和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竹笋产业发展,不仅成了唐家村农户真正的“绿色银行”,也让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二产“提质”,为增收致富添保障

  “努力把优势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做好沿江产业发展绿色文章,带动百姓增收,实现强村富民环境美,是我们作为带头人的初衷和目的。”马台乡甜竹笋产业致富带头人魏启珍说。
说起马台乡唐家村发展甜竹笋产业的“致富经”,“引智”入村,推进绿色产业标准化发展、“引企”入村,拓宽绿色产业市场化渠道、“引项”入村,推进绿色产业链条化延伸的“三引三化”模式值得一提。”以竹绿山、以竹净水、以竹兴业、以竹富民理念正唤醒马台村民,让竹乡人民共享竹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生态、文化红利,“两山”理论转化的生动实践正在开启。

  树立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坚持从基地到企业再到市场都走绿色发展的道路,牢牢抓好“全链条”生态管理。加强对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条件、生产加工过程管理、生产加工人员管理、产品质量管理与追溯等,实行有机、生态、无公害加工模式,从产品到商品的转化也有力助推了竹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工生产示范初具雏形,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村集体、农户、合作社、企业“四方联动”,杜绝掺杂掺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打造良好的销售生态环境,每年年均获得20余万村集体经济收入,合作社每年获得利润5万元以上,农户人均增收达2万元以上,实现了村集体、农户、合作社、企业四方受益,进一步打造供应链。产业发展得好,全靠产业“链”得牢,马台乡把牢精深加工方向,通过提升绿色高效加工与“马台甜竹笋”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推进竹笋全产业链标准化、规范化,有力推动了竹笋制作加工业的发展。

  据了解,6月到8月是马台乡的雨季,也是竹笋的高产期。“竹笋大量上市面临价格波动。为此,马台乡因时施策,2019年,积极争取沪滇项目资金,建设唐家村竹笋加工厂,建成后,由临沧临汀源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施承租,通过竹笋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探索开发竹笋制品、竹笋饮料等产品,让农户增收没有‘空白期’。”马台乡主要负责人介绍。目前,全乡有1家龙头企业、1个农业服务公司、3个甜笋种植合作社,400余户甜笋种植户,2023年全乡竹笋产量2000多吨,生产总值5000万元。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建笋竹种植基地近1000亩,辐射带动周边种植农户400多户,年收购量预计达2000吨,带动就业岗位50多个。

  三产“增效”,为乡村振兴增动能

  今年初夏时节,在马台乡的竹笋高标准示范基地里,抬眼望去,竹子迎风摇曳,郁郁葱葱令人赏心悦目。这片“点上成荫、线上成景、面上成林”的竹笋产业示范园成了百姓们的新晋旅游观光“打卡地”。

  同时,得益于沪滇协作项目资金支持,马台乡竹笋产业园建设项目正在建设,竹产品特色交易中心、竹饮餐厅、竹文化宣传展示园等建成后,马台乡将通过农产品展销、品尝“竹笋宴”、专家论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升马台竹笋市场影响力、竞争力和号召力,推动竹笋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竹林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为实现乡村振兴增添“动能”。

  按照产村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推动竹笋基地“景区化”、产业园区“综合化”,进一步打响马台竹笋这张靓丽的“绿色名片”。同时,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利用红色教育创新为生态产业赋能,借助红色文化教育与绿色旅游体验的双轮驱动模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旅游体验有机结合,并轨打造设计一条途经芽茶基地、岩茶厂、烈士陵园、乡史馆、甜竹笋示范基地、竹笋加工厂、马台渡口等“红+绿”的文化旅游体验线路,为前来体验的广大干部群众提供红色文化、绿色观光的双重体验,让红色文化以生态农产品为载体广泛传播,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发展相融共生、共同成长,形成整体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百姓更加富裕。

  微风拂过竹叶,簌簌竹影摇曳,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竹林中,一簇簇竹笋破土而出,竞相生长。通过党建引领三产融合发展,“小竹笋”已成为马台乡促进群众增收、推进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未来,也定会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书写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彩篇章。

  通讯员 陈永洁

  


原文链接:https://ylxf.1237125.cn/Html/News/2024/8/14/45470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政府网络举报投诉平台--全国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反腐调研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ffdy.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电话: 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 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