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典型案例丨挖掘红色资源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时间:2024-06-06 作者:佚名 来源: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为系统总结第一轮乡村振兴驻村工作经验做法,红星云推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典型案例》专栏,展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亲身经历,为各地开展乡村振兴驻村帮扶提供启迪和借鉴。
背 景
杨湖村地处衡阳市衡南县谭子山镇,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辖31个村民小组,在籍人口2347人。杨湖村红色文旅资源相当丰富,是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湖南的一面旗帜”的革命先烈谢晋(1883-1956)故里,现存于杨湖村曾家组的“谢晋故居遗址”始建于清末。以“一门四忠烈”为主题的“归园”,是四位在台湾隐蔽战线不幸牺牲的革命烈士段沄、段复、段徽楷、谢小球的埋葬地,集烈士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国家安全教育于一体。
做 法
摸准红色家底,制定红色产业规划
制定壮大园区内的文旅发展规划。将“一门四忠烈”的英勇事迹写深讲透,利用宣传片《归园精神——传承红色信仰的力量》进行广泛宣传,采用各种新媒体多方位推介,扩大“归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成立物业公司科学管理,聘请专业老师对工作人员进行专题辅导,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制定培育园区旁的服务消费规划。设计“中”字形一纵两横环线旅游线路,引导沿线各村组和村民投资餐饮民宿项目等配套文旅产业。推出感人故事的民俗餐饮,配置美味可口的湘味土菜,供应营养丰富的农家产品。制定做强园区外的产业经济规划。招募本村能工巧匠组建30余人的村属施工队伍,承建村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铁塘、丰术塘、石冲卜、砖瓦塘、毛塘、老屋皂等六个村民小组10余口鱼塘进行清淤筑坝,投放混养经济鱼苗。适度进行生猪养殖,满足餐饮需求。实行“公司 + 村组”“公司 + 农户”模式,在水源便利的土地上种植超季节的蔬菜、水果,打造观光与采摘一体的休闲农业供应体系。
有效整合资源,推动红色产业发展
积极争取红色文化的政策支持提振杨湖党群思想,“谢晋故居遗址”成功申报为衡阳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依靠市级领导联点资金50万元建设水利基础设施和特色水产养殖项目,向交通部门申请解决杨湖村柿江河沿线3公里道路硬化遗留问题。用活政策,新办村企“湖南霖彤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科学运用上级组织部门帮扶资金50万元投资,成功引进本地龙头企业,助推“红色剧本杀”(总投资500万元)项目落地,实现“保本年利3万元+分红”的收益。充分利用派出单位的职能优势。依托“归园”景区,利用派出单位帮扶资金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并多方筹资500万元,以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母体,新注册村级公司。引进资金1000余万元,完善文化旅游服务体系,大力开展道路修整、水电改造、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新建“杨湖文化广场”、观景台、停车场,开辟11亩生态农业养殖旅游观光水域。广泛集聚社会各界的资本注入。成功招引在长沙从事餐饮行业的原村民谢正南回乡投入30万元经营私房菜馆,引进具有餐饮经验的村民谢培元投入20万元开办“书房”餐饮民宿服务点,指导村民张建平开设“左冲”餐饮民宿点。创新生猪特色养殖产业发展方式,争取农业部门产业扶持款18万元,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投入开办玫瑰香猪养殖场,并引进社会资本建设10亩模块化养殖场,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丰富文旅业态,打造红色产业品牌
打造“红色旅游+物业管理”模式。实行公司化管理,确保高效率运转。工作队专门为“一门四忠烈”园区成立物业公司,提供部分就业岗位,在三个方面取得了实效:引进技术人员,从全村未就业的大学生中、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乡贤中、从熟悉机电的准电工中,选拔5名“土专家”满足临时急需;培育解说人员,从全村青年人才中,挑选6名演说能力较强的进行专门培训,既能讲好普通话,对老百姓亦能以温暖的家乡话交流;精选保洁员,经过精心挑选,从村里签约了20名勤快的保洁员,以五星级宾馆服务员的标准进行礼仪培训。打造“红色旅游+生态消费”模式。工作队对红色餐饮文化进行精心包装,针对“一门四忠烈”设置四种特色包厢,在包厢内合适位置用图片和文字介绍一位烈士的英勇事迹,让游客就餐时就能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菜品供应以农家自养自给的湘黄鸡、黄牛肉、黄皮草鱼、土鸡蛋、红薯粉等为主,同时鼓励游客到菜园开心采摘,到池塘体验趣味垂钓,打造绿色生态消费模式。打造“红色旅游+教育融合”模式。推动旅教融合,在广泛开展红色研学基础上,给当地百姓讲党课、铸红心。工作队以“一门四忠烈”处于隐蔽战线艰险环境中的坚韧不拔、淡泊名利、勇于牺牲的英勇事迹为素材,以“归园”展览馆为平台,向当地群众一周一讲、想听就讲,形成弘扬崇尚英雄、无私奉献的乡风民风。在广场常年专题展览《红色中国——百年革命文物专题图片展》《2022虎虎生福——生肖文物图片展》,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上好激发无私奉献精神的德治课。
成 效
“归园”红色旅游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正在稳步提升,“忠烈文化”与“旗帜文化”已成为杨湖村两张崭新的红色文化旅游名片。杨湖村已获批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湖南省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衡阳市廉政文化基地”“衡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旅游、研学15万人次。杨湖村用乡风文明“软实力”筑牢了乡村振兴“硬环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感 悟
衡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驻衡南县杨湖村第一书记郭卫:发展红色旅游需因地制宜,既要注重特色产业,也要看重人文环境,走出一条独特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一是将工作队与基层党组织牢牢捆绑,工作队有远见、有资源,善于搭天线;基层党组织知民情、懂民意,工作接地气。两者扎实捆绑、完美结合,方能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确保村集体经济发展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二是将红色文旅产业做出绿色生机。红色文旅要想持续发展,还得做好产业链延伸文章,要因村施策,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系列服务精细品牌。三是以群众利益为干事创业的落脚点。一切工作都要以“群众答应、群众愿意、群众乐意”为评判标准,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让村民以当家人的姿态主动参与,让产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村民。
原文链接:https://www.hxw.gov.cn/content/2024/05/31/1454671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1-24检察日报:80余万元...
- 2024-11-24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
- 2024-11-24庭审观摩提质效,评议...
- 2024-11-24学“真招”!这场培训...
- 2024-11-24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
- 2024-11-24检护民生|司法救助为...
- 2024-11-24检察日报:“邻里检察...
- 2024-11-24【媒眼看陇检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