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个人信息后电话被打爆?原因找到了
时间:2024-04-03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人民检察院
来源 | 徐汇检察“我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感到很懊悔和自责,不该为金钱蒙蔽了双眼,……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公民被骚扰,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抱歉。”“我对自己的行为深感自责,特通过媒体表示深深的歉意……”2024年2月底,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判处刑罚的两名被告人,根据徐汇区检察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要求,在媒体上刊登了两封公开致歉信。近日,徐汇区检察院会同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召开类案研讨会,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
在职业“内鬼”眼中
信息比工资值钱多了
来到上海后,陈某甲自己注册了一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做起装修生意,公司平时只有他一个人,运营模式是通过网络平台招揽有装修意向的客户,再将客户介绍给其他实体装修公司,如果单子成了,会有相应的提成。2022年3月,陈某甲招揽了陈某乙到公司担任客服人员,然而,干了不到一个月,陈某乙就因为陈某甲给的工资太低,准备离职。陈某甲没有阻拦其离职,却在其办离职手续之时向她介绍了一个“生财之道”:“你可以入职其他家装公司,然后想办法拿到他们的客户信息,提供给我,我发展了客户以后,咱俩都可以赚钱”。陈某乙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二人一拍即合。于是,在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间,陈某乙先后入职了三家家装公司的接单客服岗位,探得账号密码后,通过登录公司平台,非法获取了大量有明确装修意向的客户姓名、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随后卖给陈某甲“发展客户”,这期间,从一开始小心谨慎地通过三个月试用期后,再登录平台悄悄卖信息,到后来拿到账号几天内便立刻离职,在家登录贩卖信息,两人的胆子可谓越来越大。而在这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两人到案时,陈某乙已经从陈某甲那里拿到“好处费”人民币26万余元,这也就难怪在职业“内鬼”的眼中,公民个人信息要比兢兢业业上班拿几千元的工资值钱得多。
刑罚+公开道歉!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开庭审理
陈某甲、陈某乙经公司举报到案后,退赔了所有违法所得,并取得谅解。2024年2月8日,经徐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徐汇区人民法院当庭宣判,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陈某甲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陈某乙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
除此之外,徐汇区检察院还认为,陈某甲、陈某乙二人在未经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出售给他人用于拓展业务,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应承担消除危险、赔礼道歉的侵权责任。故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徐汇区人民法院支持了全部诉讼请求,要求两名被告人在省级以上媒体公开致歉,并注销用于获取并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相关账户。陈某甲、陈某乙遂在媒体上公开向公众致歉,并在法官的监督下注销相关账号。
以点及面
推动行业个人信息保护乱象治理
在该案办理中检察机关注意到,陈某乙频繁通过入职家装公司,获取公司客户信息平台权限,并在离职继续获取并出售相关信息,暴露出现在市场上的家装公司,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员工守法意识不足、公司内部系统管理制度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据此向涉案的三家家装公司分别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完善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离职人员账号管理,同时开展法治教育宣传,增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仅要治点,还要治面。除制发上述针对涉案公司的检察建议外,徐汇区检察院针对家装行业个人信息管理混乱的情况,还同步向行业协会制发了第二份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收到检察建议后,公司及协会立刻进行相应整改,并加大对类似情况的治理力度。
类案研判
综合履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徐汇区检察院在办案履职中不断强化综合司法保护意识,刑检部门在案件审查逮捕阶段同步审查公共利益遭受损害的情况,及时向公益诉讼部门移送线索,在线索发现、调查取证、综合治理等方面统筹推进刑事案件办理与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充分发挥法律监督的能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加大公民个人信息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力度。
打铁还需自身硬。2024年3月6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案件讲评会在徐汇区检察院召开。公、检、法三方围绕近年来办理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特点、法律适用、证据标准等进行充分交流,多角度分析其中的实体问题和程序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完善路径,进一步达成了强化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共识。
检察履职背景
房产、快递、电信、保险、医疗、教育、金融等行业,属于处理大规模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业,这些行业一旦出现“内鬼”,往往会使大量公民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是关乎民生的大事。2024年2月至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其中就有“加大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司法保护力度”的要求。在本案中,徐汇区检察院以“侵公”刑事个案为切入点,联合法院、公安机关召开类案研判会,提升类案办理、监督能力;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制发检察建议推动行业治理;加强综合履职,通过民事公益诉讼维护公共利益,这些检察履职,是专项行动运用法治“力度”切实提升民生“温度”的要求,也是徐汇检察院对“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执着追求。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uivvY3F0RZAl5gJrOjGXw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