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昌黎县“村社共建”强村又富民
时间:2023-10-27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党建网
把种子、有机肥倒入料槽,卡好滴灌带,启动多功能播种机……10月20日,在秦皇岛市昌黎县荒佃庄镇黄土庙村,4台播种机在田间多次往返,不到1小时就完成了十多亩小麦的播种。
“原来村里人种地都是各种各的,这一垄苞米,那一垄花生,大型机械用不上,费工还不挣钱。”黄土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福军说,自从昌黎县开始推行“村社共建”,粮食种植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效率大幅提升。
“村社共建”是昌黎县委组织部与县供销社共同探索的一种新型生产模式。村里负责对村民耕地进行统一流转,并交由县供销社统一耕、种、管、销,最终实现村里有收入、村民有钱赚、供销社有发展的三方合作共赢。
“原来自己种地,每亩地的年收入也就500元到700元。把地租给别人种,租金和自己种的收入差不多。前年把地租给了村里,每亩地的年租金有800元,去年涨到了960元,听说今年能到1200元左右。”黄土庙村村民赵丽艳说,她家有7亩多地,租给村里后每年地租收入有六七千元,“平时还能来地里‘帮工’,一个人一年下来又能挣个万八千,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村社共建”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有效解决了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带来的“谁来种地”“如何收益”的难题。昌黎县团林乡冯庄子村村民郭凤林今年74岁,因身体原因无力耕种。“村社共建”后,他把家里的10亩地租给村里。冯庄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费献河说,村里像郭凤林这样因无力耕种而撂荒土地的有十几户,“村社共建”解决了他们的收入来源问题,还把撂荒多年的土地重新种上了粮食。
目前,昌黎县共有20个村集体加入“村社共建”,涉及耕地面积达7500多亩,2022年共给村集体分红65万余元。“今年分红下来后,村里计划用来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生活更方便。”在李福军看来,“这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我们走对了。”
原文链接:http://www.hebdj.gov.cn/eportal/cms/jsp/site001/article.jsp?fchannelidenty=dangjian&articleId=2c940e858b07eb01018b60ae1fd3639f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4-02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