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内参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3-10-1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党建网

  “乡村振兴党旗红”活动开展以来,秦皇岛市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持续发力,不断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树起党建引领鲜明旗帜

  

  秦皇岛市着力建机制、创载体,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原动力,推进各项活动深入开展。

  着眼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开展以“抓乡强村、抓街强居”为主要内容的“双抓双强”活动,将市县乡三级党委抓乡镇(街道)、强村(居)责任固化为工作制度,有效破解了制约责任落实不经常、不及时等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推进“双抓双强”基础上,研究制定《秦皇岛市“夺旗争先·全域晋位”质量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全市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力争2023年底前打造市级基层党建示范点300个,全域党建示范乡街22个。

  推进国际一流旅游城市和“山海相连·赤心筑梦”党建品牌建设,高标准打造长城党建示范带和滨海党建示范带,形成贯穿东西、南北呼应、以点带线、连线成面的党建工作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育强乡村振兴“领头羊”

  

  秦皇岛市着力强本领、提素质,多措并举推动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锻造过硬基层干部队伍。

  制定下发《秦皇岛市村干部日常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任职要求、岗位管理、纪律监督等内容,为村干部划定底线、标清红线。常态化开展村“两委”干部联审,定期对全市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展全覆盖资格审查。建立日常管理、定期调度、考核评价、工作保障等制度机制,对驻村干部在考勤管理、开展帮扶、群众反响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

  狠抓“千名书记大培训”工程质效,举办“实践讲堂”“云端课堂”专题培训班4期,累计培训基层干部、党员60余万人次。通过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擂台赛,有效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能力。结合秦皇岛市林果生产实际,邀请果研所专家为全市农村“两委”干部、骨干党员和果农授课,为促进林果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深化与驻秦高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重点做好“土特产”文章。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目标,精心选定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所校地合作对象开展签约仪式,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27个,成立专家服务团50个。按照“一村一人、全面覆盖”的原则,向全市2265个行政村选派乡村振兴“党建指导员”,帮助解决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帮扶工作成效。

  
拓展壮大集体经济新路径

  

  秦皇岛市着力打基础、补短板,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秦皇岛市委组织部会同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6个市直部门成立12人专家指导组,对全市集体经济未达标的17个乡镇94个村现场把脉问诊、开方抓药,重点围绕“三清三化”、村内低效闲置资产盘活、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适用范围和流程,以及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条件等方面内容,按照“一村一策”原则提出指导意见。

  按照“支部引领、供销搭台、农村经济股份合作主导、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原则,选取11个基础较好的村作为试点,集中流转土地4800亩,交由农业社会化服务公司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种植经营,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2022年试点的11个村,每村集体增收超10万元。

  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目标,充分发挥驻秦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科技和资源优势,选定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和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校地合作对象,深入研究合作内容。截至目前,已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27个,成立专家服务团50个。遴选118名受过省、市表彰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纳入“导师库”,帮带1056名村党组织书记开拓思路、找准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量。

  
创新治理方式

  

  秦皇岛市着力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营造和美村风民风,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强化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服务站、合作社协调联动的“五位一体”治理机制。出台《“网格化管理、联动式服务”实施方案》,建立入户走访、民意收集、即时办理、定期研判、激励奖惩工作机制,村级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六有”标准,建立功能齐全的村级综合服务站,使其成为村“两委”处理村级事务、为村民办理各项业务的重要阵地,打造了“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办事不出村”的综合服务平台。

  探索高校与农村(社区)党建相融互促的有效路径,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组织全市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各县区先进村(社区)党支部结成帮扶对子,建立党建搭台、校地对接、互帮互助、共建共享发展模式,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和创新动力。

  


原文链接:http://www.hebdj.gov.cn/eportal/cms/jsp/site001/article.jsp?fchannelidenty=dangjian&articleId=2c940e858b07eb01018b21aff92d5896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政府网络举报投诉平台--全国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反腐调研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ffdy.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电话: 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 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