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将学习阵地“搬”进居民小院
时间:2023-08-20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党建群网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最显著精神标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团结奋斗……”近日,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延寿街社区,刚经过改造的东北园胡同71号院传来了朗朗读书声。社区工作人员和20位党员围坐在小马扎上诵读经典书籍,一场有声有色的“四合院微党课”正进行着。学习阵地“搬”到居民家,议事协商融入百姓生活,焕然一新的71号院成了社区的“传声筒”,居民的“发言席”。
党员有了议事学习新阵地
去年,延寿街社区开展了四合院微改造工程,东北园胡同71号院就是其中之一。如今,改造后的71号院亮出新貌。院落属于典型四合院格局,开阔静谧,改造后兼具实用与美观功能。正对大门的影壁墙古色古香,青砖灰瓦的装饰风格与整个院落自成一体。院中,一棵遮天椿树为炎炎夏日送去清凉,橘黄色的树围装点了院落,也让街坊四邻有了个议事纳凉的好去处。近日的一次微党课就在这里开展。
在学习环节,20位党员轮流诵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中“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章节,并在诵读后各自分享心得。“咱们大家伙要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聚成一条心,把个人追求融入到祖国伟大的建设事业中。”89岁高龄的张静珍诵读完,激动地分享自己的心得。
张静珍是71号院的户主,也是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每次开会,她都会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布置小院。“我的家就是社区的家,欢迎大家常回来坐坐。”这是张静珍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天是71号小院改造后大家第一次聚在一起,除了共同学习,大家还可以畅所欲言,聊聊咱社区的大事小事。”社区党委书记汤小梅说。
借着这个机会,73岁的焦玉林首先打开话匣子:“我想说下咱们垃圾桶站的清理问题。”近期,他在社区值班巡逻时发现,垃圾分类桶站里的垃圾总是“溢出来”,不仅影响社区容貌,还不利于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71岁的葛淑琴开了口:“据我观察,那些‘溢出来’的垃圾大多没有进行分类,整包往里塞,而其他垃圾桶还是空的,说明大家的分类意识还需要加强。”汤小梅认真记录下问题,与党员们共同商量解决方案。
“党建四合院”成特色品牌
延寿街社区是典型的平房院社区,315个门院沿胡同错落分布。这些年,汤小梅作为社区党委书记,一直在不断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路径:如何让社区党建工作接地气、有温度,融入居民生活?“应该利用好社区特色,把党建的触角延伸进胡同里。”汤小梅想。
在大栅栏街道领导下,社区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推进“红墙先锋”工程,围绕区域特点,建立“党建四合院”特色品牌,赋能社区治理,努力构建党建引领惠民生、红色教育进院落、多元主体齐参与的共治局面。如今,已有近千人参与到了四合院微党课中,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除了71号院,52号和22号院也将完成改造,不久后会投入微党课使用。“‘党建四合院’改造将清理堆物堆料、拆除违法建设融入综合空间治理。在改造过程中,社区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充分调动居民自主清理院内堆物堆料的积极性,得到的成果大家一起维护。”汤小梅说,院落改造后,居民把小院当成了“家”,从各自被动打扫到集体主动维护,大家凝心聚力,把“党建四合院”品牌擦得更亮。
原文链接:https://www.bjdj.gov.cn/article/30001927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4-02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