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马驹桥镇党建“1+1”赋能乡村治理,蹚出基层治理新路子
时间:2023-07-28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党建群网
通州区马驹桥镇持续将“三大三强”活动与基层治理相结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以党建“1+1”赋能乡村治理工作机制为抓手,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和重难点问题,紧扣党员作用发挥和村民代表履职奉献,激活“党员”和“村民代表”两个“1”的内生动力,有效提升党员和村民代表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促进形成齐抓共管、规范有序的乡村治理格局。
在马驹桥镇小杜社村,道路平坦宽阔,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的村民在自家院前栽种的月季等品种的鲜花迎风绽放,形成一堵摇曳的花墙。自从村委会门口竖起了绘制着红色网格图和每月“门前三包”成绩公示榜的党建墙,小杜社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小杜社村通过建立积分管理,把事关村庄治理各项关键小事全部标准化、具体化,并采取一事一记录、一季一评定、一年一考核的形式进行积分,引导党员和村民代表主动亮明身份、领岗认责,认真落实“门前三包”,维护村内安全稳定。积分制运行推动了作用发挥,网格化服务提升了治理效能。依据村庄宅基地图,以村民小组、若干楼院为单元,优化细分治理网格,进一步畅通了群众诉求渠道,形成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激化的良好局面,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
小杜社村共划分6个片区,分别由村“两委”班子负责人担任片长,下设党员和村民代表小组长,具体工作包括指导村民遵守村民民约、下发各项通知、引导村民更好遵守村里各项规定等。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党员带动身边村民,实现一个组带动一个片、一个片带动整个村。
小杜社村的经验是马驹桥镇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马驹桥镇按照“试点一批、影响一片”的工作思路,总结试点村运行党建“1+1”工作机制的经验、亮点、不足,不断优化机制,探索形成可实施、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模式。将党建“1+1”赋能乡村治理工作机制推行至全镇,努力营造党组织引领、党员模范带头、村(居)民代表履职奉献的浓厚氛围,形成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的良性循环以及服务和凝聚群众的强大合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三大三强”活动见行见效。
原文链接:https://www.bjdj.gov.cn/article/30001924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让流动党员“有家有为”
最新信息
- 2025-04-02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