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间:2021-03-24 作者:佚名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刘备《遗诏》,见《三国志》
【小识】
此为刘备遗诏。刘禅,小名阿斗,刘备之子,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刘备死后,继位为帝,史称“后主”。蜀汉灭亡后,迁往洛阳,被封为安乐公,所谓“乐不思蜀”,即此公故事。民间称刘瓜禅,不亦宜乎?
这封遗诏,可见作为帝王、一代枭雄刘备的复杂心情。他明知道自己的这个长子无可救药,所谓孺子不可教也,但又抱有幻想,谆谆教诲,可见父亲之苦心。
一开篇,刘备就说自己得了腹泻,本来一开始也不重,但后来“转杂他病”,大概无法救治了。一种苍凉之意,让人心动。“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意思说,人活到五十岁,就不能说是夭折了,我已经六十多了,即便现在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但以卿兄弟为念”,只是放心不下你们兄弟几个。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刘备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禅,次子刘永,蜀汉灭亡后,迁洛阳,封乡侯;三子刘理,早卒。还有一个养子刘封,本姓寇,后因故被刘备降罪赐死。
作为父亲,又是帝王,临终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儿子,尤其太子,是可以理解的。这句慨叹里,可以看出刘备的不甘和担忧。但他后面却接着说,射君来了(射君,是蜀汉重臣),说诸葛丞相惊叹你智慧、气量,近来增益很快,远比他期望的大,进步太快了。这句安慰的话,对临终的刘备来说,也是一点安慰。但他自我欺骗之余,也感觉到不可靠。“审能如此”,确实能如此,“吾复何忧”,我又有什么忧虑的呢?一个“审”字,透露出刘备复杂的心态和不甘的心情。“勉之,勉之”,也只能勉励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说得真好,千古名言。但对于一个有智障的太子而言,恐怕还是听不懂,也做不到。“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真是苦口婆心,临终不安心呀。“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话倒是非常正确。作为一代枭雄,有子如此,也只能让人兴千古之叹。“生子当如孙仲谋”,难怪连曹操都有如此感慨!
后面告诫儿子读《汉书》《商君书》等,增长自己的智慧。尤其最后一句,颇为有意思,听说诸葛丞相已经为你抄写完一遍《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还没给你,就在路上丢失了,你自己可以再找有学问的人学习这些东西。这句话,让人感觉到某种不妙。是真抄了,还是真丢了?刘备大概也感觉到儿子的不成器,谁也帮不上忙,只好说:“可自更求闻达”,你就自己努力吧。
这封遗诏里,“丞相”出现两次,很有意味。读《三国志》,可知刘备临终之时,遗言儿子,“父事丞相”,“与丞相共事而已”。他清楚自己的儿子不争气,没有诸葛亮辅佐,帝王是当不久的。又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就是告诉诸葛亮,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如果太差,你就取而代之。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可见刘备临终的荒凉心境和对诸葛亮的信任。
如此君臣,世间罕有。(杨光祖)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38941.html
最新信息
- 2024-11-25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
- 2024-11-24检察日报:80余万元...
- 2024-11-24全省检察机关荣获6项...
- 2024-11-24庭审观摩提质效,评议...
- 2024-11-24学“真招”!这场培训...
- 2024-11-24检察日报:打官司走不...
- 2024-11-24检护民生|司法救助为...
- 2024-11-24检察日报:“邻里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