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公益诉讼助力雄安新区非遗文化传承
时间:2022-12-1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感谢检察机关和文化旅游局,我们有了专门的传承场所,再也不怕乐器风吹日晒,不怕吵到邻居了!”8月23日,河北省雄安新区两级检察机关走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雄县古乐”时,正在练习技艺的传承人王福柱激动地说。这是检察
图为“雄县古乐”在新传承场所进行练习。
2022年5月,省检察院雄安新区分院、雄县检察院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干警走访雄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县古乐”和“鹰爪翻子拳”时发现,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存在无传承场所、保护经费不足、传承人培养力度较小等问题,尤其传承场所急需解决。多位传承人反映没有专门场所,练习、存放乐器极其不便,还影响周围邻居正常生活。
图为初次走访时“雄县古乐”的传承场所,某传承人自家院中。
针对走访发现的问题,雄县检察院逐级请示,省检察院批示将此案立为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办案过程中,雄安新区两级检察机关分别与新区宣传网信局、雄县文化和旅游局进行座谈沟通,并就“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雄县文化和旅游局召开磋商会议。会上,检察机关对提供场所、加强经费保障及传承人培养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雄县文化和旅游局积极落实整改,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雄县古乐”四支队伍分别提供了专门的活动场所,为“鹰爪翻子拳”提供了经费保障,并组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传播演出活动。
图为“雄县古乐”新传承场所。
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探索开展行政公益诉讼,是雄安新区检察机关对习近平总书记“各级领导干部要重视文化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讲话精神的积极贯彻,对《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的具体落实。“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统文化的弘扬,延续文化基因,展现精神魅力,向世界展示雄安特有的“文化名片”。
原文链接:http://www.he.jcy.gov.cn/jcxw/gddt/jcyw/202210/t20221024_386382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5-04-02村民反映宁夏回族自治...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委周祥祺...
- 2025-03-26致中共福建省委周祖翼...
- 2025-03-26致中共福安市纪律检查...
- 2025-03-26致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
- 2025-03-26致宁德市人民政府党帅...
- 2025-03-26致福建省人民政府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