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反腐调研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反腐内参

雄安新区:增殖放流修复生态环境 让“违法者”变“修复者”

时间:2022-12-1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人民检察院

  

  近日,在白洋淀一处水面上,随着网兜翻动,4200多斤鲢鱼、鳙鱼、鲤鱼和草鱼的鱼苗相继落入水中。这是雄安新区安新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县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公安局等单位联合开展的一次增殖放流活动。放流的鱼苗,源自今年白洋淀“禁渔期”内发生的9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

  增殖放流活动现场。吕晓晨摄

  据安新县人民检察院一名检察官介绍,9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均为涉案犯罪嫌疑人在白洋淀水域内以电鱼方式非法捕捞水产品,被公安机关或渔政执法人员查获。通过分析研判和个案比较,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安新县人民检察院对犯罪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部分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处理,责令其从河北省政府公示的具有合法资质的渔业公司购买鱼苗用于增殖放流;对犯罪情节较重且渔获物多的1名犯罪嫌疑人则依法提起公诉。

  安新县人民检察院使用的巡查船。赵东摄

  在此前的案件听证会上,安新县人民检察院针对电鱼对渔业资源造成的危害进行了说明。电鱼不仅导致捕捞的渔获物死亡,强大的电击还会使微生物和其它动物受到伤害,造成附近大片水域的“生态崩溃”。涉案犯罪嫌疑人了解到自己行为对白洋淀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后,深感悔恨,均表示愿意出资购买鱼苗作为补偿,以实际行动挽回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听证员也一致同意犯罪嫌疑人采用增殖放流的方式弥补自己的违法行为,从“违法者”变成“修复者”,切实参与到白洋淀保护中。

  听证会后,安新县人民检察院同县渔业部门进行沟通会商,对鱼苗放生的时间、地点、种类进行评估,选定了一处水域,因而才有了此次增殖放流活动。

  增殖放流能丰富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种群资源,促进水域生态环境改善。据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监测发现,目前白洋淀鱼类已恢复至46种,鳑鲏鱼、龙虱、青鳉、银鱼等土著鱼类纷纷重现白洋淀,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19种,白洋淀鱼类生物多样性已达到高级别水平。

  雄安新区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刑事犯罪,并鼓励公众参与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

  


原文链接:http://www.he.jcy.gov.cn/jcxw/gddt/jcyw/202211/t20221129_38956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项目网站简介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

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反腐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政府网络举报投诉平台--全国政务资讯互动应用平台安全联盟站长平台

反腐调研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0 ffdy.or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0904号-147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233号

联系电话: 010-57028685 15313344577 监督电话: 1851152689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